在北京冬奧會、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上,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北京冬奧會、冬殘奧會廣大參與者珍惜偉大時代賦予的機遇,在冬奧申辦、籌辦、舉辦的過程中,共同創造了胸懷大局、自信開放、迎難而上、追求卓越、共創未來的北京冬奧精神。”
偉大的事業孕育偉大的精神,偉大的精神推進偉大的事業。2015年,北京攜手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,7年后,當“更快、更高、更強——更團結”的奧林匹克格言和北京冬奧會、冬殘奧會的主題口號“一起向未來”彼此呼應,中國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各種困難挑戰,向世界奉獻了一屆簡約、安全、精彩的奧運盛會,全面兌現了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。“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”成為現實,冬奧遺產成果豐碩。
人無精神則不立,國無精神則不強。我國廣大運動員、教練員牢記黨和人民囑托,敢打敢拼、超越自我,創造了我國參加冬奧會、冬殘奧會的歷史最好成績,為黨和人民贏得了榮譽。廣大冬奧會、冬殘奧會參與者共同創造的北京冬奧精神,彰顯了中國人民的堅強品格,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民族精神。
在北京冬奧會上,蘇翊鳴為中國體育代表團在單板滑雪項目上奪得金牌。他說:“能在18歲生日前拿到金牌,真的要感謝我的祖國,感謝我的父母,感謝所有支持我的人。”在北京冬殘奧會上,楊洪瓊勇奪越野滑雪女子坐姿組短距離、中距離、長距離比賽三枚金牌。她表示:“能在家門口為國爭光,我倍感驕傲和自豪。”
迎難而上、為國爭光,始終是中國體育健兒完成一個又一個超越,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的精神力量。北京冬奧會、冬殘奧會舉辦期間,中國運動員在賽場上斗志昂揚、精神振奮,他們說得最多的話語就是感謝祖國、為國爭光!
北京冬奧精神是我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精神財富。作為體育工作者,我們要以北京冬奧精神為指引,乘勢而上、砥礪前行,進一步增強為國爭光的志氣和勇氣,以強烈的責任感、使命感,為推進體育強國建設再立新功!(轉自4月22日《中國體育報》01版 作者:潘恩)